作者:金聯創—徐秀君
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廉價商品制造國,同時也是最大的廢舊塑料進口國。多年來,隨著經濟的迅速增長,市場對塑料的需求一直在同步增加。因其成本低廉、利潤可觀的特點,進口國外的廢舊塑料進行加工再利用,成為了國內原料市場的大趨勢。
一些國外的垃圾回收中心表示:“中國的市場實在是太好了,中國的買主能出別人兩倍以上的價錢?!庇绕涫窃?/span>2000年以后,旺盛的市場需求促使中國廢舊塑料的進口量持續猛增。世界上70%的塑料垃圾都被運到了中國。2010年后更是如此,海關官方統計數據顯示,自此連續三年,中國每年的廢舊塑料進口量都超過800萬噸。而這,還僅僅只是官方的數字。
而這樣的市場需求背后,是遍布全國各地的一個個家庭式廢舊塑料加工作坊。分揀、水洗、粉碎、造?!把罄痹谶@些“土作坊”里獲得了重生,人們因此獲利。在這種加工模式,也帶來了不可扭轉的環境污染和嚴重的健康威脅。
2019年年底前,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。
我國“禁廢令”一出,歐美市場立刻緊張起來,甚至宣稱“擔心因此導致固體廢棄物離開全球循環經濟的產業鏈”。那么,在2017年如此嚴格的國內、進口政策極其緊張情況下,再生PE國產量與進口量都會有什么趨勢?
?
數據來源:金聯創
從數據來看,2011-2014年聚乙烯廢塑料表觀消費量總體呈上行趨勢,增速一直維持在10%左右。其中2011年同比增速明顯,增量近154萬噸。同時我們也發現,市場對國內廢料的需求量正呈現快速穩步增長;截至到2014年,再生聚乙烯的表觀消費量將呈現正增長態勢。
自2015年開始,終端制品運行偏弱,加之新料報盤低位,拖累再生料市場交投氣氛;導致回料市場供應大幅減少,成交阻力巨大。再生聚乙烯的表觀消費量就在以15%-20%的比例減少。而2017年再生聚乙烯表觀消費量在564.45萬噸,較2016年減少24.9%。
廢塑料作為國內塑料原料供給的重要組成部分,禁止進口將帶來塑料原料供給收縮,國內塑料原料生產企業有望受益。
如若廢塑料進口被禁止,部分塑料制品原料需求將會轉移至PP、PE、PVC等新料上。粗略計算,582.91萬噸廢塑料的進口量,如果全都轉移至新料上,相等于增加接近600萬噸的塑料原料的需求。
如欲轉載本文章,請注明內容來源于金聯創